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

止痛藥會影響排卵嗎?

你該知道的NSAIDs與生育之間的關係

高雄長庚 蔡妮瑾醫師 整理

現代女性在經期疼痛、頭痛、或關節痛時,常會服用止痛藥來緩解不適。而其中最常見的一類藥物便是非類固醇抗發炎藥(NSAIDs),像是布洛芬(Ibuprofen)、萘普生(Naproxen)、Indomethacin(炎達益)等。但您知道嗎?這些藥物可能會暫時抑制排卵,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影響受孕。

NSAIDs止痛藥是如何影響排卵的?

排卵是女性每個月週期中一個重要的生理事件,過程中成熟的卵泡會在黃體生成素(LH)的刺激下破裂,釋放出卵子。而這個過程不只仰賴荷爾蒙,還需要一種叫做**前列腺素(Prostaglandins)**的化學物質。

前列腺素參與卵泡破裂的局部機轉,包括促進卵泡壁的酵素活化與血管通透性變化。而NSAIDs 的藥理作用正是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酵素(COX-1與COX-2)。因此,當女性在排卵期前後服用這類止痛藥時,可能會讓卵泡無法順利破裂,進而延後甚至抑制排卵,導致短暫的不孕。

有科學證據支持嗎?

有的。根據臨床研究 [1]:

在一研究中,自然週期接受布洛芬(Ibuprofen)每日1200mg的女性,有高達 84.6% 出現延遲排卵(延遲6小時)或未破裂卵泡的情況。

對照組僅有約20%的女性出現排卵延遲,顯示NSAID確實有顯著抑制排卵的效果。

即使LH已經上升,NSAID仍可能抑制卵泡中COX-2與前列腺素的表現,造成黃體化但卵泡未破裂(LUF, 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)。

同場加映: Clomiphene (排卵藥) 誘導排卵與 NSAID 的交互作用

許多正在接受生育治療的女性會使用**Clomiphene citrate(克洛米芬)**來促進排卵。但即便如此,部分女性仍會發生排卵失敗,形成未破裂濾泡。研究顯示:

Clomiphene 可能降低卵泡對LH刺激的反應,使得濾泡中COX-2與前列腺素生成不足。

如果在此期間同時使用NSAIDs,則更可能加劇這種局部排卵機制的失調。

因此,若您正接受排卵誘導療程,請務必在用藥期間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藥,尤其是NSAIDs類藥物。

NSAIDs 能當作#避孕方式嗎?

雖然NSAIDs有延後排卵的效果,但目前並未被核准或建議用作避孕或事後避孕的藥物。避孕的成功率需穩定且可靠,而NSAIDs對排卵的抑制效果具有個體差異,也無法保證足夠的時效與劑量。

若您有避孕需求,建議選擇經證實有效的方式,如口服避孕藥、避孕器、保險套,或在緊急狀況下使用專門的緊急避孕藥(如 Levonorgestrel 或 Ulipristal)。

醫師小叮嚀

若您正計畫懷孕,請避免在排卵期前後使用NSAIDs,改用對排卵影響較小的止痛方式(如乙醯胺酚 普拿疼Acetaminophen)。

接受排卵誘導或人工生殖療程者,請事先與醫師討論所有用藥。

若您有慢性疼痛需要長期使用NSAIDs,建議評估是否需調整用藥或打破卵針或避開排卵時間點,以兼顧止痛與生育需求。


小結

NSAIDs 會影響排卵嗎? 是的,可能延後或抑制排卵,尤其在排卵期服用時。

可用NSAIDs避孕嗎? 不建議,效果不穩定、非正式避孕方法。

正在接受不孕治療,可以吃NSAIDs嗎? 一般建議避免,應由醫師評估。

有更安全的止痛選擇嗎? 乙醯胺酚(Acetaminophen)對排卵影響較小。


若您對用藥與生育有更多疑問,請洽詢專科醫師,讓我們一起守護您的生殖健康。


按我諮詢掛號

高長 三五上午,四夜 

大同 四夜(隔週) 詳細日期請洽官網 

屏基 四上午 

枋寮 五下午(隔週) 


參考資料:

[1] Ibuprofen delays ovulation by several hours: prospective controlled study in natural cycles with HCG-triggered ovulation. von Wolff, Michael et al. Reproductive BioMedicine Online, Volume 49, Issue 3, 103975


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

在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中,有效的抗生素治療慢性子宮內膜炎可以降低血清CA-125水平

高雄長庚婦產部 生殖醫學科 主治醫師 蔡妮瑾





In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, effective treatment of chronic endometritis with antibiotics lowers serum CA-125 levels [1]

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fertnstert.2024.02.041

以下是文獻中關於子宮內膜異位症與子宮內膜慢性發炎的重點整理:

### 研究目的 (translated by ChatGPT and curated by NI-CHIN TSAI)

- 先前研究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(Endometriosis)和慢性子宮內膜炎(Chronic Endometritis, CE)常同時存在(38.5%–42.3%) [2]。

- 最近發現,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子宮內膜中高頻率存在Fusobacterium,特別是Fusobacterium nucleatum [3],這支持了感染或炎症在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生中的作用假設。

- Cancer Antigen-125, CA-125是一種在胚腔來源的正常上皮組織(包括子宮內膜和腹膜)中表達的糖蛋白。在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中,血清CA-125水平通常升高。雖然CA-125缺乏作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可靠標誌物的特異性,但其在治療後的變化模式仍有研究價值。

- 假設抗生素治療CE可能會影響同時患有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和CE女性的CA-125水平,因此評估了CE治癒是否與血清CA-125水平下降相關。

### 研究設計

- 單中心病例對照研究,納入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期間經由超音波和子宮鏡檢查及子宮內膜切片(endometrial biopsy)診斷的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和CE患者。

- 所有參與者接受抗生素治療CE(Doxycycline 100 mg,每天兩次,共10天)。

- 參與者分為兩組:A組為抗生素治療後CE治癒的患者,B組為治療後CE未治癒的患者。(Figure 1)

- 血清CA-125水平在CE診斷前12個月內和抗生素治療後約3個月內各測量一次,測量均在月經週期第7至15天進行。CA-125血清水平的正常上限值為35 μ/mL。

### 研究結果 

- 51名患者中,36名(70.6%)成功治癒CE(A組),15名(29.4%)在抗生素治療後仍有CE存在(B組)。

- 兩組在基線特徵上無顯著差異。(包含CA-125的數值)

- A組在抗生素治療後,CA-125平均值顯著下降,從58.56(±32.45)降至38.25(±17.31)(P<.001)。B組在治療前後CA-125值無顯著變化。

- 調整潛在confounding因素(如年齡、體重指數、子宮內膜炎的子宮鏡外觀、囊腫數量、囊腫大小及CA-125測量間隔時間)後,CE治癒與抗生素治療後血清CA-125水平的顯著下降獨立相關(P=.006)。

- 還發現隨著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數量增加,治療CE後CA-125下降越明顯(P=.015)。

- 兩組在抗生素治療後囊腫大小無顯著變化。


心得與評論

愈來愈多證據表明子宮內膜異位症與chronic endometritis (CE) 的關聯性。除了傳統病理報告之外,還可加上CD138染色,以及子宮鏡的檢查來診斷. (CE diagnosed based on conventional histolog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with anti-syndecan-1 antibodies to identify CD138 cells). 此研究進一步告訴我們,原來治療CE之後, 發炎的指標之一CA-125也會顯著的下降。雖然看起來約有3成的病人仍然無法治癒其CE. 而其治療方案簡單,只要10天的Doxycycline 即有效。

關於Fusobacterium: 是一屬厭氧革蘭氏陰性細菌,常見於人類和動物的口腔、胃腸道和生殖系統中。這些細菌中某些種類與多種疾病有關。在婦科領域,Fusobacterium 特別是 Fusobacterium nucleatum,被發現與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,可能通過引發局部的炎症反應或感染機制參與該疾病的發展。Fusobacterium 的致病機制涉及其產生的多種毒力因子,這些因子能破壞宿主組織、抑制免疫反應及促進細菌的生存和擴散。由於其厭氧特性,治療感染通常需要使用特定的抗生素,如青黴素或metronidazole or Fluoroquinolones藥物 [4]。其他在endometriosis and CE 出常見的細菌有: The cultures of Gardnerella, a-Streptococcus, Enterococci, and Escherichia coli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endometrial samples from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 [5].


此篇文獻有些limitations: 

1. 其並未指出兩群病人治療endometriosis的其他內科藥物的使用比例。例如: Dienogest? GnRh agonist? Oral contraceptive pills? 以上都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方式,亦會影響其CA125水平。

2. 並無提到cured CE的詳細定義。

3. Doxycycline並非治療Fusobacterium的第一線藥物。

4. 人數仍不多,是主要考量。


線上會訊

陰道菌叢失衡與著床失敗:您與伴侶都該知道的事

高雄長庚 蔡妮瑾 醫師 整理





研究顯示,患有 BV 的女性,其胚胎著床率及臨床懷孕率顯著降低 [1-3]。

造成困難懷孕或反覆流產的原因很多,其中一項常被忽略的因素是:陰道菌叢失衡,特別是細菌性陰道炎(BV)。

什麼是細菌性陰道炎(BV)?

BV 是一種陰道內有益乳酸菌減少、有害細菌如 Gardnerella 增加的情況,屬於陰道#菌叢失衡。雖然有些女性會出現灰白色分泌物、魚腥味,但有些患者完全無症狀,尤其在人工生殖治療週期中更容易被忽略。

為什麼 BV 會影響胚胎著床?

研究指出,健康的陰道菌叢主要由乳酸桿菌(如 Lactobacillus crispatus)組成,能維持陰道 pH 平衡、抑制有害菌生長。一旦 BV 發生:

- 子宮頸與子宮內膜環境隨之惡化. (註: 內膜有益菌也是由乳酸菌構成 [4])

- 發炎因子增加,影響胚胎黏附

- 影響後續懷孕結果(如早產,羊膜發炎等)

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 BV?

醫師可能會建議以下檢查:

1. 臨床檢查(Amsel criteria)or陰道分泌物染色檢查(Nugent score)

2. 細菌培養 

3. PCR 檢測菌種(如有反覆失敗經驗)

最新研究:#伴侶治療效果更好!

2024 年 NEJM 發表一項臨床試驗指出[5]:

- 若只有女性接受 BV 治療,復發率高達 63%

- 若女性與其性伴侶一同治療,復發率僅 35%

- 伴侶可能為 BV 的隱性感染源,若未同步治療,會導致再感染率較高



男性雖無明顯症狀,但尿道、包皮或精液中可能攜帶 BV或相關細菌

伴侶如何治療呢? 一樣是使用抗生素治療喔~也是大約一個禮拜的時間!

總結提醒

- 生殖道菌叢失衡是「沉默卻重要」的著床阻力

- 治療不只要治「妳」,也要考慮「你」

- 維持菌叢健康,是提升懷孕機率的關鍵一步


有關您與伴侶的菌叢健康問題,歡迎來門診討論,選擇最適合的檢查與治療方式。

按我掛號 

高長 三五上午,四夜 

大同 四夜(隔週) 詳細日期請洽官網 

屏基 四上午 

枋寮 五下午(隔週) 


參考資料

[1] Koedooder R, Singer M, Schoenmakers S, Savelkoul PHM, Morré SA, de Jonge JD, et al. The vaginal microbiome as a predictor for outcome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with or without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: a prospective study. Human Reproduction 2019;34(6):1042-54.

[2] Han YL, Li XY, Li J, Xiao ZN, Chen J, Yang J. Vaginal microbiome dysbiosis as a novel noninvasive biomarker for detection of chronic endometritis in infertile women. Int J Gynaecol Obstet 2024;167(3):1034-42.

[3] Tsai HW, Tsui KH, Chiu YC, Wang LC. Adverse effect of lactobacilli-depauperate cervicovaginal microbiota on pregnancy outcomes in women undergoing frozen-thawed embryo transfer. Reprod Med Biol 2023;22(1):e12495.

[4] Chen C, Song X, Wei W, Zhong H, Dai J, Lan Z, et al. The microbiota continuum along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 and its relation to uterine-related diseases. Nat Commun 2017;8(1):875.

[5] Vodstrcil LA, Plummer EL, Fairley CK, Hocking JS, Law MG, Petoumenos K, et al. Male-Partner Treatment to Prevent Recurrence of Bacterial Vaginosis.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5;392(10):947-57.